行政院前院長毛治國。 聯合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針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,行政院前院長毛治國針對都市及非都市交通,以及開放資料、政府治理或財政紀律等多項議題提出看法。他重申,台鐵運輸走廊通勤需求高,還沒有立體化的都市、台鐵路線高架或地下化,可以同時解決都市割裂、縫合,交通安全、保障,交通干擾不再存在,唯一需要有捷運服務的就有捷運,「台鐵可以捷運化」。毛治國說,若採輕軌要引進都市會有什麼問題?第一、若按照需求來建輕軌,很自然會落在台鐵路廊,因為這裡需求最高;若台鐵沒有立體化,再加輕軌仍是平面的,平交道多一倍,是製造問題?還是解決問題?即便輕軌蓋了,台鐵班次可能比輕軌密,遲早仍是要架起來,同時也要輕軌立體化,問題將糾纏不清。此外他也提出,若不在台鐵路廊上蓋輕軌,就沒那麼針對需要的路廊蓋輕軌,是「為蓋輕軌而蓋輕軌」,若國庫有錢沒有問題,但要記得:「這些錢都是舉債來的!」除此之外,仍是要立體化,依然是重複投資。他說,目前軌道計畫有台鐵立體化項目,「我原則支持」,但輕軌,「我高度質疑及保留」。但他也說,台鐵路線立體化是對的事,但「做對的事、也要把事做對」,他提醒,台鐵立體化有調車場的問題,比如彰化、嘉義要立體化,調車場不可能立體化,若移到其他地方,嘉義市、彰化市已無處可移,中央必須出面解決。此外,輕軌、台鐵共軌,「這是不可行的!」尤其是要將運轉遊兩個機構做,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,兩個系統都會垮掉,台鐵長期交通也會完蛋。毛治國進一步指出,談交通問題應「避免以都市人眼光看天下!」農村、偏鄉青壯移出,台灣車禍機車、老人、酒醉,是三大主因,尤其機車也是年輕人傷亡主要原因,這都是過去注意到的問題,公路運輸應在非都市地區普及,公共運輸也絕對不是軌道,不是重運量、也不會是輕軌,而是九人座、廿人做公車。他說,過去改善公共運輸服務每年編列四、五十億預算,讓公車服務班次和路線密度都不符的區域,不用考慮軌道建設,相較2015年及2009年,公車數量成長1.7倍,成長最多的是中南部,中南部成長6.6倍,從2009年的7%成長到2015年近50%,中南部過去普遍使用北部淘汰二手公車問題也徹底改善,偏鄉路線成長也有13%。他認為,公共運輸服務應使普及服務,也是高齡社會的社會工程,全台7851村里均應有公共運輸路線通達,他也說,2016年前曾實驗一些農村偏鄉創新型公共運輸模式,比如新竹橫山提供九人座巴士,保留彈性提供及門服務。

8AD6334D41AF9EC8
arrow
arrow

    batesl4pawp0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