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房子到底有何特色?畫家鄭開翔有感於台灣的建築太醜,又沒有辦法改變,於是發揮阿Q的精神,開始一筆一筆畫下街頭店面、鐵皮屋,而有了「台灣街屋」100計畫,目前已完近7成,足跡遍及各縣市,他說,不一樣的招牌及鐵皮屋倒也貼切反映台灣街屋的另一種特色。出身屏東的鄭開翔近年以畫筆發展速寫城市,成為他個人的一大特色,街頭景致透過他的筆調,總能展現特別的語彙,今年4月份的高鐵T-Life雜誌 就是以鄭開翔描繪屏東夜市「進來涼」的作品為封面,當時引起許多屏東人的共鳴。他說,可能因為經常在街頭作畫,常聽到旁人談論台灣的房子很醜,或者走訪國外時,也會有相同的感嘆,於是他決定把台灣街頭的房子畫下來,「既然無法改變,那就畫出街屋的美感」!行動派的他於是從8月初起展開「台灣街屋100」的計畫,大凡只要在街頭看到印象深刻的房子,他就會先拍照,再找時間畫下,從8月至今,他至少畫過了台北、屏東、高雄、雲林、金門、嘉義、新竹、台中、南投等縣市,完成了近70張畫,果然街屋型式百百款。「那斜斜的招牌、生繡的鐵皮,或是不均勻的線條還是展現了台灣特色」,鄭開翔的台灣街屋計畫,多半著墨於台灣街頭的老房子,豪宅在他眼裡「反而太無聊」,他發現台灣的房子雖然都是四四方方的,但是招牌、鐵皮屋在街頭或直或斜地佇立,反而是另一種「花枝招展」。他希望能透過百張速寫,讓更多人發現台灣的房子也有台灣自己的味道。鄭開翔筆下的「台灣街屋」─嘉義玉山旅舍咖啡。圖/鄭開翔提供 分享 facebook 鄭開翔筆下的「台灣街屋」─金門攝影社。圖/鄭開翔提供 分享 facebook 七年級的鄭開翔以城市速寫豎立自己的風格。圖/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鄭開翔經常在街頭速寫城市風景。圖/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鄭開翔筆下的「台灣街屋」─嘉義興中街。圖/鄭開翔提供 分享 facebook 鄭開翔筆下的「台灣街屋」─霧峰肉粽。圖/鄭開翔提供 分享 facebook
96F260275EF8F620
arrow
arrow

    batesl4pawp0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